在唐朝,宫廷乐舞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。
如果要演规模宏大的歌舞,比如《秦王破阵乐》《五方狮子舞》,需要64人到180人,就由立部伎演出,她们一般站着演出。
如果是小规模的歌舞,比如《小破阵乐》《天授乐》,演奏者为3人到12人,她们一般坐在堂上表演,统称为坐部伎。李隆基是专业欣赏家,为了把两种表演分开,特地开设梨园,专门培养坐部伎的乐器表演大师。
宫妓来源主要有三类:第一类是民间乐师;第二类是犯罪官员的女眷,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宫妓;第三类是官员为讨好皇帝而奉送的家妓。
精通箜篌的女子经常在酒肆或者马路边卖艺,可能会碰到朝廷的“星探”,如果他们觉得女子水平不错,大概率会将其招到教坊。唐诗有云“十三初学擘箜篌,弟子名中被点留。昨日教坊新进入,并房宫女与梳头”,说的就是这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