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王先生,中央决定你参加一个重要工作,请考虑。”当两次与诺贝尔科学奖擦肩而过的王淦昌听到组织上这样的话时,默默地点点头,说:“我愿意以身许国。”之后的17年里,他隐姓埋名,与同事们一起成功爆炸了原子弹、氢弹……
这样的传奇、这样的故事,在清华园里可以编织成长长的彩虹,一直挂到天边地角。
“水木清华,钟灵毓秀。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,清华秉承‘爱国奉献,追求卓越’的传统,恪守‘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’的校训,扬‘行胜于言’的校风,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,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、兴业英才、治国栋梁……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中顽强拼搏、真诚奉献,为祖国、为人民、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。”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一段讲话,它准确而概括地赞誉了百年清华对中国所做的巨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