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数字加在一起约共计二百七十余万万。战争中死去兵士的费用、死去马匹和运输粮草、盔甲的费用等等未计算在内。
汉元帝时属于大农国家财政和属于帝室财政的少府、水衡共存钱八十万万,而上述仅几次战事的部分花费即达二百七十余万万,为上述所存八十三万万的三倍多。
这里计算的数字并非是系统全面的。若把士兵、马匹的死亡数字,把运输过程中的消耗,把供给俘虏衣食、赏赐等皆算于内,定会比二百七十万多出若干倍。
武帝时不仅外事四夷用费浩大,在兴修水利、救济灾民的用费也相当可观。
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东郡濮阳瓠子决口,吴、楚之地受害尤甚,沿黄河郡县筑堤堵塞,总是筑好复又为水毁,前后耗费官府的钱财多到无法计算。
河东郡太守建议开发河东渠田,引黄河水灌溉汾阴、蒲坂之地,参加穿汾河、黄河灌渠工程的有几万人;郑当时建议修长安至华阴的漕渠,参加劳动的也有几万人;在朔方修渠,参加劳动的也有几万人。
这三处的工程,各经过了二三年,尚未完成,其“费亦各巨万十数”,即花费各达十几万万。此外,修筑褒斜水道、龙首渠等也耗费了巨资。
元狩四年(前119),也就是卫青、霍去病分两路北击匈奴的那一年,山东广大地区遭水灾, “民多饥乏”,武帝派遣使者调空郡国仓库中的粮食赈济灾民,又招募豪富用借贷的方式救济贫民,还不能解决问题。